">
新报告称,近年来,澳洲高校越来越少地依据考生的ATAR成绩来招生。(图/澳广网)
【澳洲网刘涛3月21日编译报道】隶属于维州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的智囊机构米切尔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近日公布报告称,近年来,澳洲高校越来越少地依据考生的ATAR(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s Rank,澳洲高等教育招生排名)成绩来招生,只有1/4的大学生是依据自己的ATAR排名被录取的,而这一发现再次引发了有关ATAR排名无用论的争论。
高校招生方式趋于多样化
综合《先驱太阳报》、澳广网21日报道,米切尔研究所的报告发现,近年来,澳洲高校的招生方式开始转向通过进行能力测试、面试、展示作品、论文以及奖励学分等方式,来确定报考者是否适合某一课程。
报告显示,共有131555名大学生绕过了传统的ATAR排名机制升入了大学,包括高中毕业生与成人自考生,较2016年的人数增长了9.1%。
米切尔研究所总监奥康奈尔(Megan O’Connell)指出,学校方面普遍认为,ATAR排名机制导致学生课程选择出现了长时间的扭曲。她说:“我们看到一些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或放弃一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可能抬高或拉低他们的ATAR排名。”报告指出,2001年至2015年期间,新州选择低难度数学课程的学生人数增长了9%,因为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取得更高的分数,从而让ATAR排名更加靠前。
考大学不止ATAR排名一种
甘博(Bridget Gamble)目前在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攻读艺术学位,今年她就要完成学业,拿到学位。甘博说,当她17岁时,她就已下定决心要拿到一个高级文凭(advance diploma),然后她以成年学生的身份报名参加了考试。这就意味着,她并不需要知道自己的ATAR排名。
“它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就像垃圾。”甘博说:“所有课程都有除ATAR排名以外的其他升学门路,所以在还有诸多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依然给11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施加如此大的升学压力是一种疯狂的做法。”
ATAR排名机制或需改革
奥康奈尔指出,在高中毕业生中,虽然仍有多达2/3的人依然在使用ATAR排名,但整体上已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她称,现在是时候围绕ATAR排名机制进行全国性的讨论了。
“ATAR排名机制确实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它的出现有着充分的理由。”但奥康奈尔还反问道,“我们是否应该对ATAR排名机制进行改革,或者考虑推出其他招生手段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
奥康奈尔还表示,要想在未来社会的生活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年轻人需要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拥有更高技能和能力,而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可能并不会带来一个相对较高的ATAR排名。
另据报告显示,在不依靠ATAR排名升入大学的学生中,选报医学和教育课程的人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