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微信:330877278

中学到海外读?两成中国家长想送娃做“小留”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1-12 分类:留学知识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留学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49%的家长计划在大学本科送子女出国,计划在高中及更早阶段送子女出国的家长比例也达到20%。

【侨报网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联合FT中文网29日共同发布了《2018年中国家庭子女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家长在规划子女未来留学时通常不会只考虑一个目的地,以英美组合为代表的多国备选最为常见,此外提前参加留学语言考试已是普遍现象。

报告指出,中国家庭留学需求持续旺盛。留学目的地和所学专业通常是家长为子女规划留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英美加澳依旧是热门留学目的地,多个留学目的地同时备选的情况更为普遍。

报告提到,中国家庭留学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学阶段留学情况增多。49%的家长计划在大学本科送子女出国,计划在高中及更早阶段送子女出国的家长比例也达到20%。报告还称,为让子女更好地提前适应海外的教育方式,家长让子女以熟悉考试为目的,提前参加留学语言考试已成为普遍现象。

据了解,这份研究报告共有1000名家长参与调研,其中40%的受访家长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受访家长的平均年龄为38.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6%。受访家长的子女目前就读小学阶段的占比为40%,幼儿园阶段占比22%,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占比分别为13%和9%。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考试部市场总监吕惠表示,国际语言交流能力是国际人才培养的第一步,随着中国全球化的发展,不论是否出国,英语沟通能力将越来越重要。

远涉重洋缺乏陪伴 中国赴美小留学生心理健康堪忧

几名旅美小留学生。(侨报网资料图)

华人父母送孩子出国求学,做小留学生,听上去是挺骄傲的选择。然而,让思想不成熟的孩子们缺乏父母陪伴,独自远涉重洋,果然好吗?据了解,其实不少家长都后悔了。

小留与ABC玩不到一起

《侨报》此前曾报道,没有父母陪伴的小留学生,能和本地的孩子们玩到一起吗?这个问题只有孩子们最清楚。其实,他们玩不到一起,哪怕都是会说中文的孩子。

Sara和Rain是两所不同高中的学生,已经快毕业。一位随家人移民美国5年多,一位是美国出生的ABC,他们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同学们玩到一起吗?

“从不和他们一起玩。”Sara说,“他们聚在一起不怎么学习,就是特别会玩,好像除了玩啥也不做,而且他们都说中文,好像是在美国继续过中国生活,感觉他们‘自成一派’,我不想加入他们。我才来美国不久,也想尽快学好语言,尽快熟悉这里的文化。”

当Rain被问及是否和中国小留学生们玩时,直摇头,“不不,他们自己玩得很好,有不少人在一起的。我和弟弟从来不和他们玩,玩不到一起。我和弟弟都会说些中文,但是他们完全不说英语,完全不聊这里的事儿,而他们熟悉的话题,我们又完全不了解。最主要是,他们不怎么学习。”

当几位墨西哥裔、白人同学被问及类似问题时,他们更加不以为然,一位叫雅思敏的高中生说,“不玩。之前我们同年级的有几个中国学生,不知道他们是留学生还是移民。他们天天在一起,说中文,我们最早也曾经和他们聊天,但他们好像不愿意和我们聊天似的,慢慢地大家都不和他们玩了。后来年级里来了一个中国学生,她说是移民。她就特别好,和其他中国同学不一样,很Open,和我们学英语、西班牙语,还教我们说中文。我们有困惑的关于中国的问题,都去问她。我后来还在脸书里发了合照,说她是我最最爱的亚洲人,她可高兴了。”

小留心智不成熟 无法自理

除了孩子,家长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儿子读高中,之前寄宿在一个白人家庭,后来发现他和我的感情越来越疏远,我都不了解他了,就自己过来看着他。慢慢发现他整天和一些寄宿中国留学生们一起玩,就是玩,从来不见他们学习。我现在知道了,很反对把孩子独自留在这里,没人管的小孩子真不行,他们根本心智不成熟,怎么可能管理好自己。”一位陈姓家长说,“后来我没办法了,直接给孩子转学,让他远离之前的朋友。”

另一位杨姓妈妈则感慨,说幸亏当初没让孩子一个人来留学,“女儿初来时读高一,两年后才告诉我,她刚到美国的时候有多寂寞、难受,没有朋友,没有交流,孤独地要得自闭症了。现在她很感激地对我说,‘妈妈,幸亏当初有你陪伴,有人和我聊天,做我的好朋友,不然真不知道自己一个人能不能熬过那段日子’。”

让孩子做小留学生 许多家长后悔了

“去年暑假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国旅游,顺道接上在国外读书的女儿,本来以为是非常开心的一次旅行,没想到我和朋友们不久即发现女儿得了厌食症。”在中国大陆夫妻两人生意都做得很成功的曹女士介绍说,他们家有3个孩子,因为当时中国依然执行计划生育,所以第二个孩子生在了国外,于是从孩子6岁起,夫妻两人就让二女儿出国,寄宿在一个关系很密切的白人朋友家中,做小留学生了。

本来以为从小生活在海外,语言、文化关容易过,容易适应环境,然而,事情并非只向好的一面发展,夫妻两人忽略了缺乏父母陪伴的未成年小孩子,无法自我调整内心的孤独。

“旅行中,我们其实早发现问题了,女儿很会给大家做饭,但是她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吃东西,当时只是觉得奇怪,想着或者在节食?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大人和她一起,围坐着聊天,顺手放了几大包家庭装的薯片类零食在旁边,不经意间发现女儿在一边不停不停地吃,有一大包几乎吃完,我们正惊奇,她突然开始吐,连去洗手间都来不及,直接吐在桌子上,我们当时吓坏了,而孩子也特别羞愧,独自躲进房间。因为长年不在一起,我自己都觉得和她沟通有些障碍,就请朋友试着从侧面了解情况。”

曹女士说,朋友花了很长时间和女儿沟通后,告诉她,孩子从心里恨妈妈爸爸,觉得他们偏爱姐姐,把姐姐留在身边,还时不时发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虽然知道爸爸妈妈是想让她看到家人开心,却不知道这些深深刺痛了她。她知道自己可能得病了,每次只要吃东西就不停,直吃到吐为止,却不敢告诉任何人,觉得羞愧,却又不知道如何医治。曹女士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悔万分,马上把孩子接回了中国,再有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再也没想着送孩子早早出国。

曹女士遭遇的问题并非特例,当她知道女儿的情况后,开始关注朋友圈中送孩子做小留学生的父母,没想到都发现或大或小的问题苗头,有的不好好学习、甚至辍学,有的结交不好的朋友,而且差不多一致的问题是,都和父母很疏离,父母已经很难和他们交心地沟通,不知道他们内心在想什么。(完)